模具加工技術
2020-06-28
隨著模具行業的不斷發展,模具的加工技術也逐漸突顯出自己的發展優勢,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模具加工技術的發展趨勢.

一、模具加工技術的發展趨勢
1、高速銑削技術
近些年以來中國模具創造業一些骨干重點企業,先后引進高速銑床和高速加工中心,它們已在模具加工中發揮了很好的效果.當前國外高速加工機床主軸的最高轉速已超過100000r/min,快速進給速度可達120m/min,加快速度度可達1-2g,換刀時間可提高到1-2s.這樣可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并可獲得 Ra≤1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可切削60HRc以上的高硬度用料,給電火花成形加工帶來挑戰.隨主軸轉速的提高,機床結構及其所配置的系統及關鍵部件和零配件、刀具等都需要配合,令機床造價大為提高.中國進口的高速加工機床主軸最高轉速在短期內仍將以10000-20000r/min為主,少數會達到 40000r/min左右.盡管向更高轉速發展是必定方向,但日前最主要的還是推廣應用.
2、電火花加工技術
電火花加工(EDM)盡管已受到高速銑削的嚴峻挑戰,但是EDM技術的一些固有特性和獨特的優點,是高速銑削所不可以全部替代,比如模具的復雜型面、深窄小型腔、尖角、窄縫、溝漕、深坑等處的加工.盡管高速銑削也可以滿足以上部分加工要求,但成本比EDM高得多.較之銑削加工,EDM更易實現自動化.復雜、周密小型腔及微細型腔和去除刀痕、完成尖角、窄縫、溝漕、深坑加工及花紋加工等,將是今后EDM應用的重點.為了在模具加工中進一步發揮其獨特的效果,以下是EDM今后的發展方向:
3、快速原型創造(RPM)和快速制模(RT)技術
模具未來的最大競爭原因,是怎么樣快速地創造出用戶所需的模具.RPM技術可直接或間隔用于RT.金屬模具快速創造技術的目標,是直接創造可用于工業化生產的高精度耐久金屬硬模.間隔法制模的關鍵技術是開發短流程工藝、降低精度損失、低成本的層積和表面光整技術的集成.RPM技術與RT技術的結合,將是傳統快速制模技術(如中低熔點合金鑄造、噴涂、電鑄、精鑄、層、橡膠澆固等)進一步發展的方向.RPM技術與陶瓷型周密鑄造相結合,為模具型腔精鑄成形提供了新途徑.應用RPM/RT技術,從模具的概念設計到創造完成,僅為傳統加工方法所需時間的1/3和成本的1/4左右,起到廣闊的發展前途.要進一步提高 RT技術的競爭力,需要開發數據和加工數據生成更容易、高精度、尺寸及用料限制小的直接快速創造金屬模具的方法.
4、超周密加工、微細加工和復合加工技術
隨模具向周密化和大型化方向發展,超周密加工、微細加工和集電、化學、超聲波、激光等技術于一體的復合加工將得到發展.日前超周密加工已穩定地達到亞微米級,納米精度的超周密加工技術也被應用到生產.電加工、電化學加工、束流加工等各種加工技術,已成為微細加工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外更實用波長僅0.5 納米的輻射波創造出的納米級塑料模具.在一臺機床上使激光銑削和高速銑削相結合,已使模具加工技術得到新發展.
5、先進表面處理技術
模具熱處理和表面處理,是能否充分發揮模具用料性能的關鍵.真空熱處理、深冷處理、包括PVD和CVD技術的氣相沉積(TiN、TiC等)、離子滲入、等離子噴涂及TRD表面處理技術、類鉆石薄膜覆蓋技術、高耐磨高精度處理技術、不沾粘表面處理等技術已在模具創造中應用,并呈現非常好的發展前途.模具表面激光熱處理、焊接、強化和修復等技術及其它模具表面強化和修復技術,也將受到進一步重視.
6、模具研磨拋光
模具的研磨拋光日前仍以手工為主,效率低、勞動強度大、質量不穩定.中國已引進了可實現三維曲面模具自動研拋的數控研磨機,自行研究的仿人智能自動拋光技術已有一定成果,但日前的應用很少,估計會得到發展.今后應繼續注意發展特種研磨與拋光技術,如擠壓珩磨、激光珩磨和研拋、電火花拋光、電化學拋光、超聲波拋光以及復合拋光技術與工藝裝備.
7、模具自動加工系統
隨多種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外已出現模具自動加工系統.模具自動加工系統應有以下特征:多臺機床合理組合;配有隨行定位夾具或定位盤;有完整的夾具和刀具數控庫;有完整的數控柔性同步系統以及有質量監測操縱系統.也有人稱同時完成粗加工和精加工的機床為模具加工系統.這些今后都會得到發展.
8、模具CAM/DNC技術及軟件
隨數控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CAM/DNC技術已在中國模具企業得到廣泛應用.日前眾多軟件中,針對模具加工特點而開發的專用軟件不多,針對高速加工的軟件也少.適應模具加工特點、起到高水平數控加工能力和后處理程序、有提高的周密加工和高速加工功效、界面友好、簡單易學、備有各種數據格式轉換功效和能為系統集成準備條件的軟件將是今后發展的方向.
綜上所述,如果您對模具的加工技術還存在著疑問,歡迎您進線咨詢我們,我們這邊會有專業的人員解答您的疑慮.